2015年11月21日,由我校“發展心理學”重點學科和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學前教育系協辦的“處境不利兒童的發展:社會與家庭環境的作用”學術研讨會順利召開。出席此次研讨會的有來自加拿大、美國、台灣及國内知名大學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bevictor伟德官网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的專家與成員,以及心理學系和學前教育系教師和研究生。bevictor伟德官网劉曉敏副校長和心理研究所所長盧家楣教授出席研讨會開幕式,并分别緻歡迎辭。
伴随着中國過去三十年間發生的社會轉型,社會經濟結構、民衆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環境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和家庭功能也出現了分化。兒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出現出多樣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兒童在經濟狀況、社會地位、權益保護、競争能力等方面處于相對困難與不利的境地。涉及的處境不利兒童包括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少數民族兒童、貧困地區兒童、離異家庭兒童、跨國婚姻家庭兒童以及伴有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等等。這類兒童有什麼樣的心理特點、哪些因素對其心理發展有保護作用、如何有針對地教育和輔導等問題是政府相關部門、教育工作者及相關領域研究者關注的重點。此乃本次研讨會的召開背景和關注重點。
會議由兒童發展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系主任李丹教授和副主任劉俊升教授主持。華東師範大學桑标教授圍繞社會退縮兒童的适應問題展開研讨;加拿大卡靈頓大學Robert Coplan 教授闡釋了如何使用行為觀察的辦法去鑒别高風險的兒童青少年;北京大學王莉副教授關注了家庭和學校環境對西部農村幼兒發展的影響;山東師範大學王美芳教授考察了父母嚴厲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劉俊升教授對離婚家庭進行研究,考察了可能的保護性因子及作用機制。首都師範大學王争豔教授比較了城市家庭和流動家庭的父母教養方式對不同性别兒童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鄧賜平教授用追蹤研究方法調查了高中生學習和心理方面的特點與變化趨勢;四川師範大學戴豔教授對藏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進行了調查研究;上海紐約大學崔麗弦博士從生理、心理等多種指标論證了不良社會環境如何影響青少年的适應問題;台灣國立嘉義大學葉郁菁副教授研究發現台灣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的害羞和退縮交往行為與家庭中所使用的語言以及孩子與父母的依戀有密切的關聯;複旦大學陳斌斌博士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解釋了兒童的适應問題;最後,李丹教授從青少年積極發展視角出發,強調我們還需要關注處境不利兒童的積極心理方面,适當的教育措施可以使他們化“不利”為“有利”。
為期一天的會議在緊張有序以及自由的氛圍中進行。本次研讨會加強了國内外相關機構及研究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有關社會轉型期處境不利兒童發展的研究,從而為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次會議得到了心理學高原學科的資助。
(心理學系供稿)